全口義齒
全口(半口)牙齒均已脫落,制作的活動修復體??勺孕姓∏逑?。
由于人們對口腔保健的意識逐步增強,全口牙齒全部脫落的現象很少,較常見的是因為重度牙周炎,造成牙槽骨吸收,全口的牙齒松動脫落。但是活動義齒無論在使用上,還是在患者的適應上都很不佳,而且容易造成食物嵌塞,每次就餐后就要摘下清洗,十分不雅。
全口義齒分類:樹脂 、鎳鉻金屬 、鈦合金 、純鈦
全口義齒的排牙方法很多,例如先排上牙,再排下牙;先排上牙321|123,再排下牙321|123,然后排上牙54|45,下牙54|45,后排上牙76|67,下牙76|67等等方法。
排牙法
1.排上牙1|1,其近中接觸點與堤中線一致,左右1|1位于中線的兩側,切緣落在平面上,唇面與堤唇面弧度和坡度一致,也就是唇舌向接近直立或頸部微向舌側傾斜,頸部微向遠中傾斜,冠的旋轉度與堤一致。
2.排下牙1|1,其近中接觸點與堤中線一致,切緣高出平面約1.0毫米,與上牙1|1建立正常的覆蓋關系,冠部的近遠中向近于直立,頸部微向舌側傾斜,冠的旋轉度與堤唇面弧度一致。
3.排上牙2|2,其近中面接觸上1|1的遠中面,切緣低于平面1.0毫米,唇面與?堤弧度一致,頸部的舌向和遠中向傾斜度皆大于上1|1,冠的旋轉度與堤唇面弧度一致。
4.排下牙2|2,其近中面與下2|2的遠中面接觸,切緣高出平面約1.0毫米,與上21|12建立正常的覆蓋關系,冠部的唇舌向近于直立,頸部微向遠中傾斜,冠的旋轉度與堤唇面弧度一致。
5.排上牙3|3,其近中面接觸上2|2的遠中面,頸部微突向唇側且略向遠中傾斜,傾斜度介于上1|1和上2|2之間,冠的旋轉度與堤唇面弧度一致。
6.排下牙3|3,其近中面與下2|2的遠中面接觸,牙尖頂高出平面約1.0毫米與上32|23建立正常的覆覆蓋關系,頸部向遠中和唇側傾斜,冠的旋轉度與堤唇面弧度一致。
7.排上牙4|4,近中鄰面與上3|3遠中鄰面接觸,近中窩對向下后牙牙槽脊頂連線,離開平面1.0毫米,頰尖與面接觸,頸部微向遠中和頰側傾斜。接著排下牙4|4,與上43|34達到廣泛緊密接觸的關系。
8.排上牙5|5,近中鄰面與上4|4遠中鄰面接觸,舌尖對向下后牙槽脊頂連線,舌尖、頰尖均接觸平面,牙長軸垂直。接著排下牙5|5,與上54|45達到廣泛緊密接觸的關系。
9.排上牙6|6,近中鄰面與上5|5遠中鄰面接觸,兩個舌尖均對向下后牙槽脊頂連線,近舌尖接觸平面,近中頰尖、遠舌尖離開平面1.0毫米,遠頰尖離開平面1.5毫米,頸部微向腭側和近中傾斜。接著排下牙6|6,與上牙65|56達到廣泛緊密接觸的關系。
10.排上牙7|7,近中鄰面與上6|6遠中鄰面接觸,舌尖離開平面1.0毫米,頸部向腭側和近中傾斜。接著排下牙7|7,與上牙76|67達到廣泛緊密接觸的關系。
優點
此種排牙方法其優點有如下幾點:
1.每個牙的具體位置容易掌握。
2.鄰接關系緊密,接觸良好。
3.上下牙的覆蓋能夠掌握。
4.除上7|7和下1|1外,上下牙一接觸二的關系容易調整。
5.上下牙更容易達到廣泛緊密接觸的關系。
6.一次性成功,不需二次調整位關系。
7.更容易調整上下牙槽脊頂的排牙位置關系。
8.更容易調整上下牙弓的弧形位置關系。
9.更容易掌握上43|34與下43|34之間的覆蓋關系及廣泛緊密接觸關系。
10.更容易掌握平面平分間距的基本原則。